每到一家主人无不喜极而泣,用厚厚的赏银相赠。即使是那些贫寒的举子这时候都不会吝啬,就算他们拿不出,多的是人替他们拿。
对官差来说,这可是三年才能有一次的肥差。
这回,有三拨人格外幸运。
第一拨去的是皇家贵戚安国长公主府。
长公主的嫡孙苏泽苏小公爷得了殿试头名,长公主一高兴赏了官差足足一整匣金锞子。
第二拨去的是御前红人梁大将军府上。
大将军的侄子梁桦小衙内年纪轻轻便高中一甲十六名,且得了圣赞。梁老夫人老怀甚慰,同样给了厚赏。
第三拨去的是二品军侯定远侯府。
秦修秦二郎君在殿前应答时极得圣心,不仅从二甲进士出身一跃而上得了个「探花」的名号,还被官家当场授予官职。
官差从定远侯那里得了一份赏,又从三大娘子那里得了一份赏。
小衙役受到宋丹青的点拨,紧接着又给肃王府的赵攸宁和听松院的秦莞递了信,跑跑腿的工夫又得了两份。
这个四月满京城就像炸开了锅,处处都在讨论这场殿试,人人都要说上一嘴,仿佛能沾到喜气似的。
其中被讨论得最多的就是秦家二郎君,秦修。
坊间都说他在国子学时资质平庸,当初想参加科举时先生曾极力阻拦,生怕他给国子学丢人。若不是定远侯亲自请了祭酒大人出面,秦修连下场的资格都没有。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突然跻身「三鼎甲」之列?还是官家亲自从进士出身提上去的!
说起来,大昭的进士榜一共有三等: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各取数名,以考生资质而论,没有定数,向来主张宁缺毋滥。
三甲之间就像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自来降等容易跃甲难。秦家二郎怎么就偏偏做到了?
不仅坊间议论纷纷,就连秦修的亲娘纪氏都心存疑虑,「夫君,你说官家是不是看在长公主和郡主的面子上才点了苏小公爷和咱们二郎为状元和探花?」
秦三叔啧啧嘴,「苏小公爷我不确定,咱家那小子八成是。」
纪氏摇摇头,「要我说,是十成。」
夫妇两个对视一眼,双双点头——对于这一点,他们相当自信。
秦三叔和纪氏猜错了,苏泽和秦修的名次都是凭本事得来的。
苏泽能高中状元,是因为他确实有真才实学。
当然,如果说和家世一点关系都没有也不准确。因为有显赫的出身他才能获得强大的资源。
在启蒙之初,安国长公主便为他延请名师,文武兼修。十岁起,长公主带他游历南北,见识风土民生。十六岁苏泽已走遍中原各路,并以大昭使臣的身份拜会过大理王。
这样的才学和见识就连某些官吏都不能及,更别说那些死磕书本的普通举子。
所以苏泽的状元实至名归。
相比之下,秦修就有那么一丢丢幸运加成了。
近来各地属官屡有上书,言说当地商人联手哄抬物价,以至市场混乱,且屡禁不止。官家颇为忧心,这才在本次殿试中出了个「平抑物价」的考题。
这可难住了众考生,他们读的是圣贤书,骨子里大多瞧不起生意人,对商贸之事半点都不了解,又怎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见地?
秦修却不同。她的母亲纪氏的娘家是开银楼的,秦三叔跟着老丈人做了多年生意。秦修自小耳濡目染,于此道自有一番见解。
他在考卷上写了个「设立市易司」的法子。
他提出,「市易司」可由由官府管辖,负责勘察坊市,出钱收购滞销货物,短缺时再卖出。这样一来就能限制商人对货源的垄断,不仅有利于平抑物价,还能增加国库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官家看了他的答卷,连连点头,「这法子可是你想出来的?」
秦修躬身道:「回陛下,此法并非学生自己所想,而是有幸听到长辈们议论,学生今日便斗胆发挥了一番。」
官家见他言语坦诚,且年纪轻轻便应对自如,更为欣喜,「我大昭能有秦生这般人才,何愁国之不兴,民之不富?」
有那些和定远侯府交好的考官顺势说道:「这位便是定远侯府的二郎君,年前刚同安华郡主定了亲。」
官家一听,顿时龙颜大悦:「好好好,这般青年才俊竟是我赵家的女婿!」
于是,秦修就这样得了一甲第三名,民间称为「探花」。
纪氏知道了其中缘由,喜不自禁,第二天便让灶上蒸了十几笼拳头大的包子,炖了三大锅肥肉相间的五花肉,用来答谢神明、祭奠祖宗、犒赏忠仆。
秦莞高高兴兴地回娘家吃酒。
席面摆在主院,兄弟姊妹们像往常那般一人一方小案,跪坐在长辈们下首。
一家老少都到了,唯独少了萧氏和秦萱。
定远侯没提,秦昌也没吭声,所有人都保持着默契,仿佛家里没这俩个人。
关于萧氏和秦萱的情况,定远侯和秦耀没瞒秦莞。
萧氏每日在偏院吃斋念佛,看似真心悔过,实际不知能坚持多久。秦萱闹过两回,后来突然消停了。
【注】
豆豆网VIP作品,所有作品均已完结。将不定期进行免费连载(部分情节刪除)。
需完整完结请点这里咨询客服>>>
中国平安股票走势预测和K线图分析
将府美娇娘 卷三 第43章
豆豆小说其它网址:www.ddkanshu.com,请大家收藏备用
CopyRight © 2024 本作品由豆豆小说阅读网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