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套路多 卷一 第8章

  独独最后一卷,国策论,她迟迟不敢动笔,捧卷深思了两个月,至死也未敢说自己胸有成竹。
  史家作国史,如画家作画,必要先知其骨相,才能写其皮相,熟知七分,未见得能刻写三分。可孟如韫在道观中长大,十六岁下山后住在江家后院,从未入过朝堂,对国策实在谈不上了解,所以她不敢轻浮妄言。
  可若是陆明时来写这最后一卷……
  孟如韫想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了,论及对朝堂国策的熟悉程度,恐怕连自诩才高的程鹤年也要自愧不如。
  陆明时梳理了大周建朝三百年来的种种国策,从内朝与外朝的官制调整、科举取士的策试方向,到土地赋税的增减变动、兵员徭役的改革流动,这对他一个内朝官而言,要比孟如韫轻松得多。况且仁帝时期的很多国策都是出自韩士杞之手,陆明时请他指导自己的词句文风之余,也常得他一二句醍醐灌顶的点拨。
  「老师深明远虑,可惜退隐太早,否则您为大周铺垫的基业,或可撑持数百年。」陆明时一边提笔作记,一边感慨道。
  「你懂什么,过满则缺,人世之事,没有你想的那么所以然,」韩士杞悠然自得地啜着苦茶,话音一转,「倒是你,子夙啊,身居庙堂之高,当忧其民,你莫要失其本心。」
  陆明时恭声道:「学生谨记。」
  长公主登基后,改国号为淳安。这一年朝堂人事动荡,民间农商诸事却以休养生息、减轻赋税为国策。第二年,国政稍安,陆明时也得了些许空闲来续写和修改《大周通纪》。
  淳安三年上元节,《大周通纪》终于完成,陆明时在扉页写下了前国子监祭酒孟午与其女孟如韫的名字,又另抄了一份,修书一封,让亲信送到内阁里去。
  亲信抱着箱子颇有些犹豫,「可是内阁那位霍大人素来与您不合,他能同意让《大周通纪》以官修之身出世吗?」
  「霍弋虽为人阴险,专擅弄权,于文艺方面却颇有见地,希望他能看在此作可冠诸国史的份上,能暂搁与我的私怨,不以人害物。」陆明时站在窗前说道,「若此路不通,我只能再去求老师帮忙,可我实不愿……罢了,你先去吧。」
  剩下的话他没说完,但孟如韫明白他的意思。
  除翰林院史官所作或得翰林院追认之外的史书都是私史,私史地位极低,朝风严格时,私修国史甚至是犯法的。若《大周通纪》不能以官修之身面世,只能以私史小规模地流入民间,作一闲书娱物,不可进学府,也不可为朝官所传读,更遑论传颂当代,流芳后世。
  若《大周通纪》难得官修之身,请韩士杞老先生上京陈情,为之作保或可救之。可韩士杞老先生已经九十岁了,陆明时实不愿劳他奔波,又于他晚年坏他淡泊无争的名声。
  其实能亲见《大周通纪》完稿,孟如韫已经觉得人生无憾了,至于官修与否的身外之名,她已然不再贪求。可惜她无法把这些话告诉陆明时,只能与他一起等内阁的消息。
  正月十八,书稿送去内阁的第三天,霍弋竟亲自来了陆府。他腿脚不便,是被护卫从轿子里连着轮椅一起搬下来的。
  没想到堂堂次辅竟这么年轻,看着年纪与陆明时差不多,长得如此清俊。孟如韫胡思乱想道,怪不得她总听人议论说霍弋是凭借得长公主的欢心上位的。
  「我可以答应陆都督所求,赋以此书官修之名,还可以在国子监与翰林院里举办评议雅集,为此书扬名。」霍弋说道。
  陆明时倒是没想到他会这么痛快,微微扬眉问道:「那我何以馈霍大人?」
  霍弋理了理狐裘领,目光幽深地望着陆明时道:「条件只有一个,我要见此书的作者。」
  陆明时道:「前国子监祭酒孟午早在二十年前就自尽于狱中。」
  「我说的是另一个,孟午之女,孟如韫。」
  陆明时沉默了一瞬,「她也于十年前过世了。」
  霍弋久久不言,倏然,猛烈地咳嗽起来,门外的护卫闻声而进,忙掏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两粒*丸塞进霍弋嘴里。
  「水!」
  陆明时朝家仆使了个眼色,家仆这才忙将茶水端上来,护卫瞪了陆明时一眼,陆明时不惧不怒,只悠然自得地坐在一旁看热闹。
  「大人不可动气,若伤了身子,陛下难免担忧。」护卫劝道。
  「出去。」霍弋颇有些不耐烦地冷声道。
  房间里只剩下陆明时与霍弋,吃了*后,霍弋脸色渐渐好转,他对陆明时说道:「那就带我去看看她的埋骨之地。」
  「霍大人此请,咱们陛下可知?」陆明时审视着他,「霍大人与孟家姑娘是何关系?」
  霍弋很不喜欢别人拿他和萧漪澜的关系做文章,不客气地回敬道:「那陆大人与孟家姑娘又是何关系,凭甚资格替她续写,为之求名?」

  【注】
  豆豆网VIP作品,所有作品均已完结。将不定期进行免费连载(部分情节刪除)。
  需完整完结请点这里咨询客服>>>

中国平安股票走势预测和K线图分析
豆豆小说其它网址:www.ddkanshu.com,请大家收藏备用
豆豆书库 - 股票分析 - Stock Analysis
CopyRight © 2024 本作品由豆豆小说阅读网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