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 第一章 超世纪的盛会 第01节 玄宗封禅

  这是一次超世纪的盛会。
  自秦皇汉武以来,没有哪一个皇帝比得上唐玄宗这么威风,这么气派,这么壮观地封禅五岳之首的泰山。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十月,金秋送爽,大地铺金。玄宗选定良辰吉日辛酉,亲率车驾离开东都洛阳。车马浩浩荡荡,不见头尾,车辚辚,马啸啸,旌旗招展蔽日,直向东岳泰山跋涉而去。每到一处,方圆数十里,人马盖野。文武百官从行,皇亲国戚随队,四夷酋长陪伴,其规模之宏大,即使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及唐高宗,亦无法比拟。玄宗在《允行封禅诏》中说:“自古受命而王者,易尝不封泰山?禅梁父,答厚德,告成功!”(1)
  是的,只有他能昭告大地,禅封泰山。他历经官廷祸变,在刀光剑影中相继诛灭了韦后、太平公主;他革除弊政,恢复了贞观之风;他任贤用能,开创了开元盛世。如今国泰民安,百姓殷富;唐主英武,四夷友好,正是“禅梁父,答厚德,告成功”的时候。
  据《汉书》记载,自无怀氏起,神农、炎黄二帝、尧舜禹、夏汤、周成王皆封泰山。就其起源来说,在远古时代,中原地区各部落主要从军事上考虑,“累土为高,以限戎马”,以后逐步演变成统治者君权神授的宗教仪式。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国称霸,诸侯纷争,封禅不可能成为至高无上的典礼。
  只是到秦汉以后,出现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和中央集权制度,才使封禅大典起到质的变化,成为粉饰“太平盛世”的重要标志之一的典礼活动。
  究竟何为封禅呢?当朝宰相张说解释:“封禅者,帝王受天命告成功之为也。”其具体要求有三:“一,位当五行图篆之序;二,时会四海生平之运;三,德具钦明文思之美。是谓与天合符,名不死矣。有一不足,而云封掸,人且未许,其如天何?”(2)可见帝王的君权神授己与一般封建迷信迥然不同,除了与天命合符的神秘主义的迷信色彩外,还要皇帝真有几项拿得出手的德政业绩出来,显示出丰功伟业,才能有资格封禅泰山。盛唐大诗人李白在《大猎赋》中说:“拥嘉瑞,臻元符,登封于泰山,篆德于社首。”
  (3)在《风俗通》中对封禅泰山记述得更具体:要立一块高一丈二尺的石碑,在上面刻文:“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父以孝,成名为仁。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供职,与天下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4)
  祭天设坛要宽十二丈,高三尺,阶三等,必于其上,以示增泰山之高。还要在社首山上刻石篆德,以颂无量功德。
  秦皇封禅后,只有汉武帝和汉光武帝进行了封禅,显示了两汉的“盛世”。
  在魏晋南北朝至初唐六百多年里,无人有昭告天地的功德而敢于封禅泰山。
  直到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实现,封掸泰山才提到日程上来。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正月,赵郡王等“以为天下一统,四夷来同,诣阙上表,请封禅”。
  唐太宗感到“凋残未复,国畴多旷,仓廪犹虚”,(5)予以拒绝。第二年,公卿百官鼓吹“时不可失,天不可违”,奏请封禅。唐太宗心存疑虑,想搞又怕劳费百姓,失去人心,于是跟魏征商量,请他直言不隐地说说意见。魏征是敢于直谏的贤相,便说:“陛下功高德厚,华夏已安,吉祥的征兆也一天天出现。但是东封泰山,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道路萧条,进退艰阻,恐劳顿百姓,引起别人的邪议,那就悔不可追了。”“太宗称善,于是乃止。”
  (6)到了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群臣又请封禅,举朝上下一致同意,唐太宗也同意,两次宣布封禅泰山的具体日期,终因星变或水灾停止举行,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遂愿。
  太宗带着遗憾而去,他的儿子高宗却实现了父亲的宿愿。“贞观之治”
  由唐太宗开创,唐高宗守继“贞观之治”的措施,被后世称为“永徽之治”,唐王朝经济实力又有了新的增长。在汉光武帝封禅六百余年之后,唐高宗于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在泰山举行了唐朝的第一次隆重的封禅大典。
  其规模超过了两汉,反映了唐朝的强盛。但是,就其封禅本身所要求的标准来说,似乎唐高宗尚不够格。《旧唐书。高宗本纪》不客气地指出:“籍文(文皇帝唐太宗)鸿业,仅保余位。封岱礼大,其德不类。”一语道破高宗没有个人的丰功伟业,只是凭借父亲的“鸿业”,维护其统治地位,这样一个功德不伦不类的帝王,怎么能封禅泰山,礼祭天地呢!能够有资格封禅泰山的,当然首属“功高德厚”的唐太宗,次属“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了。
  封禅泰山首要标准是“天下大治”。唐朝从太宗谋议封禅,到高宗初次封禅,再到玄宗第二次封禅,也是最后一次封禅,客观反映了唐朝从初唐到盛唐的历史发展必然进程。从此以后,唐朝的皇帝再也无颜去封禅,而且一代不如一代,直至末代皇帝唐哀帝即位不到一年,一个曾经辉煌顶立世界的大唐王朝便呜乎哀哉地走向了灭亡。早在开元初期,吏部尚书崔日用最先提出封禅泰山,玄宗也心领神会,在手诏中说:“古者封掸,升中告成,朕以菲德,未明于至道。”虽没有接受,但赐给了崔日用衣物,“以示元言不酬之信。”(7)那时,玄宗刚刚开始“开元之治”,“未明于至道”,谈不上大功告成,怎么可能封禅泰山呢!时隔十年,已是今非昔比,在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奏请封禅紧锣密鼓开场,公卿百官粉墨登台,呼声越来越高。今天看来,犹如一场闹剧。
  唐玄宗到达东都洛阳不久,仅一月之内,群臣就连续四次上书奏请封禅。
  “文武百僚,朝集使、皇亲及四方学士,皆以理化升平,时谷屡稔,上书请修封禅之礼并献赋颂者,前后千有余篇”。(8)看来,是否“千有余篇”,现在无法查证,我们只好姑且信之。据《册府元龟。封禅二》中记载,这一个月,大唐天子李隆基大概是在希冀封禅的亢奋中度过的。请看:第一次,以吏部尚书裴崔等文武百官,上书请封东岳,盛赞玄宗“握符提象,出震乘图,英威迈于百王,至德加于四海”。他们陈情溢于言表:“臣幸遭昌运,谬齿周行,咸申就日之诚,愿睹封峦之庆。”对此,玄宗是谦谦君主的样子,内心不免为“人和岁稔”而沾沾自喜,又以手诏作答:“难违兆庶之情,未议封崇之礼”,并谦虚表示自己“承奉丕业,十有余年,德未加于百姓,化未罩于四海。”看看,玄宗说自己的德化既未加于百姓,也未深于四海,怎么能进行封禅泰山呢?或许他是真诚的。但是,皇帝越是这么说,就越能产生反向作用,使大臣们愈是卖劲地歌功颂德。
  果不其然,反向诱导产生了极佳效果。三天后,中书令张说、侍中源乾暇等奏请封禅,把玄宗的功德吹得天花乱坠,吹得令人肉麻。他们在奏书上盛赞玄宗有“大舜之孝敬”、“文王之慈惠”、“夏禹之恭谦”、“帝尧之文思”、“成汤之深仁”、“轩皇之至理”等等。简直是炎黄再世,尧禹化身!对此,玄宗依旧手诏,推托未允。
  于是,张说、源乾曜又第三次上书奏请封禅:“今四海和平,百蛮率职,莫不含道德之甘实,咀仁义之馨香。”玄宗又一次推托:“未能使四海义(音义,安定治理之意)安,此礼未定也;未能使百蛮效职,此功未成也;焉可以扬景化,告成功?”
  张说、源乾曜紧接着第四次再上奏书:“陛下功格上大,泽流厚载;三王之盛,莫能比崇。登封告成,理叶幽赞。”一时间,公卿百官、儒生墨客纷纷献词赋,颂功德,数以百计。直到这时,玄宗才“不得已而从之”。最后于当年十二月下诏宣布:为了“敬承群议,弘此大酞,以光我高祖之丕图,以绍我太宗之鸿业”。“可以开元十三年十一月十日,式遵故实,有事泰山。”
  (9)
  宰相张说为首的一大批官僚一再固请,唐玄宗一再推托,元疑增添了玄宗的谦虚美德,显示了公卿百官的贤良忠诚,君臣同心,上下呼应,这才将封禅泰山的庆典敲定下来,并由宰相张说负责撰定封禅仪注。
  这可是一件光荣而艰难的苦差事。其原因是先秦封禅泰山是纯粹的宗教仪式,并无一定章法。《汉书》记载着管仲之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即管仲)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
  黄帝封泰山,禅云云。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云来云去不知所云。原来”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禅亭亭,或禅云云,其迹不见,其名可闻“。封禅究竟怎么搞,谁也说不清。于是只能搞虚诞的求仙拜神,搞成了笼罩着极度封建迷信的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仪式。自汉光武帝以后六百多年,唐朝又复兴封禅,神秘主义的宗教形式终于随着历史的进步让位,取而代之的是祭封泰山而宣告太平盛世的喜庆大典。
  唐朝封禅仪注由颜师古最先创编撰定。颜师古是唐朝一代名儒,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爷爷,唐代研究《汉书》的权威,对汉朝历史和礼仪了如指掌,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春,撰定了《封禅仪注书》。唐太宗诏房玄龄、魏征等一起商讨,“定其可否,多从师古之说,然而事竞不行”。(10)后唐高宗封禅泰山,主要是参照颜师古的仪注进行的,但由于皇后武则天的干预,禅于社首时,竟让宫闹接神,以皇后武则天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率六宫以登,群臣瞻望,不免令人感到“窃笑”。宰相张说与著名文士、右散骑常侍徐坚等人与礼官们反复商议,编制礼式。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四月,张说将初定的仪注献上。玄宗十分高兴,与宰相、札官欢晏于集仙殿。酒过数巡,酣犹未尽,玄宗提议将集仙殿更名为“集贤殿”;并宣布张说为集贤书院主管,徐坚副之。随后不断讨论,继续修订、完善封禅仪注,于当年秋天最后定稿。
  玄宗原来说“未能使四海乂安,此礼未定也;未能使百蛮效职,此功未成也”,也是故作谦虚。他内心里潜藏着忧虑,如果满朝文武去东封泰山,类似突厥之类的游牧民族乘隙侵犯怎么办呢?封禅就成为不是宣告太平盛世,恰恰引起了战祸狼烟。为了防止“突厥乘间人寇”,兵部郎中裴光庭建议,邀请四夷君长及各国使臣“从封泰山”,当即被玄宗下诏行之。这样,邀请突厥、契丹、奚、昆仑、靺鞨以及大食(阿拉伯)、日本、高丽、新罗、百济、日南等,使封禅成为各族和各国使者共同参加的盛大典礼。
  同时,为了在政治上清除武后、韦后的弊政,革政斯礼,不让宫闱接神,以免令人“窃笑”,改为祭拜吴天上帝,以唐高祖配享,玄宗首献,邠王亚献,宁王终献,祀社首之坛以睿宗配祀。这无疑突出了开元政局的特色,显示出李唐王朝正统的皇氏地位。在讨论仪注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同意见发生。
  封掸时,按礼仪要焚烧一座柴禾堆,有些人主张先燔柴而祭祀,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先祭祀而后焚柴。彼此引经据典,死搬教条,相持不下,截然对立。
  张说则向玄宗奏曰:“凡祭者,本以心为主,心至则通于天地,达于神抵。
  既有先燔、后燔,自可断于圣意。至意所至,则通于神。燔之先后,臣等不可裁定。“(11)”既有先燔、后燔,自可断于圣意“,你还罗嗦什么呢!
  但张说有令人折服的思辨能力,祭祀“本以心为主,心至则通于大地,达于神抵”,心诚则灵嘛!一个“断于圣意”使玄宗可以放开手脚,充分表达东封泰山的政治意图;一个“凡祭者,本以心为主”将大大减弱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也大大增强昭告天地,庆贺“开元盛世”的喜庆现实的欢乐气氛。
  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今天和明天。
  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天地神祗,而是为了自己。
  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玄宗一路辛苦,晓行晚宿,整整东行二十五天,于十一月丙戌来到泰山脚下。第二天在行宫略作休息,即静心致斋于帐殿。第四天,玄宗御马登山。
  他认为灵山清静,不宜喧哗,便将众多随从官员留在谷口,独与宰相、诸王及柯祭礼官步登山头。巍巍泰山,苍松多姿,奇石耸峙,烟云飘渺,恍若仙境。身置此境,自己也仿佛飘飘欲仙了!玄宗毕竟不是昏君,他封禅泰山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即便此时此刻,也没有忘记。他突然发问:“过去帝王封禅的玉牒文,为什么都是秘而不宣呢?”礼部侍郎贺知章回答说:“密求神仙,故不想让人看见。”玄宗过去就说过:“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
  他是立足于现实的。宣称“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秘请。宜将玉牒出示百僚,使知朕意。”“断于圣意”,一下子就把“礼”应秘而不宣的祭文公布于众:“有唐天子臣隆基,敢昭告于吴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夏,继体丕定。上帝眷佑,锡臣忠武,底绥内难,推戴圣父(指睿宗)。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告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12)
  祭文列数了李唐王朝的功绩,也概括了唐玄宗的经历和事业。恐怕不是如玄宗自己所宣称的那样“皆为苍生祈福”。即使祈祷“苍生受福”,也是为了“子孙百禄”。当然,哪一个封建帝王不是为了自己统治阶级的利益呢!
  据史料记载,这一天仪仗卫队环列山下百余里。泰山上下行道布置卫兵,传呼辰刻(报时)以及送递诏书须臾而达。当夜,忽然风起雨落,雨中夹雪,飘飘而下,宿斋山上的君臣们顿时感到寒气彻骨。泰山,五岳之尊,真不知是降祸降福,带有几分神秘,带着几分忧思而令人心中打鼓。所幸瞬间即变,不一会就“息风收雨”,山气渐暖,给人带来吉祥的欢欣。“夜中燃火相属,山下望之,有如连星自地属天。”东岳夜景,美不胜收!几多神秘,又几多喜庆!
  第五天,“天清日暖”。真是天遂人意,吉祥如意!玄宗站在泰山之颠,遥望山下,旌旗如龙,随风徐摆;丝竹声声,飘彻天外;祭奠唐乐,悠扬而起。玄宗按照自定的“先奠后燔”之仪,步上封台前坛,祭拜皇天上帝,以高祖配享,玄宗首献,王亚献,宁王终献。献毕,将盛有玉册及玉牒的两个玉柜,藏于祭坛石室。这时,位于东南方向的一座燎坛,点燃了堆积燔柴,火势腾腾而上,庆云纷布,遍满天际。“皇帝就望燎位,火发,群臣称万岁,传呼山下,声动天地”。与此同时,山下祭坛,群臣百官祭祀五帝百神也已结束。山上山下,皆呼“万岁”;声涛阵阵,不绝于耳!玄宗心潮澎湃,情不自禁他说:“今封祀初建,云物体佑,皆是卿等辅粥之力,君臣相保,勉副天心,长如今日,不敢矜怠。”这位能工诗文,且通音律,又善书法的皇帝立即吟诗一首《登封喜雪》: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英。
  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
  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报,因此谢成功。(13)
  宰相张说跪拜地上说:“昨夜则息风收雨,今朝则天晴日暖,复有祥风助乐,卿云引燎,灵迹盛事,千古未闻。陛下又思慎终如初,长福百姓,天下幸甚。”(14)拍马屁可谓拍到点子上了!皇帝希望“君臣相保”,“长如今日”;宰相美词陛下“思慎如初”,“长福百姓”,可谓一唱一和演双簧。其实,玄宗自此就迷醉在“长如今日”的“告成功”中了,不是“不敢矜怠”,而是“上(玄宗皇帝)心益侈”;(15)不是“君臣相保”,而是君臣共为荒落了。哪里有什么“思慎如初”,“长福百姓”!
  封祀完毕,玄宗、诸王、宰相及众礼官由南向山下走去,午前抵达社首山帷宫。迎候的百官及四夷君长纷纷向前争向祝贺,仿佛玄宗从昊天上帝那里带来了天命福音。玄宗不辞劳苦,又于次日举行了“禅社首”的大典。社首山是泰山下的西南方的一座小山,据《汉书》记载,“周成王封泰山,禅于社首”。但年代久远,均是“禅云云”而已,仅是传说。而秦王和汉光武帝,都是禅于梁父。梁父山,亦称梁甫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东南。唐高祖恢复封禅大典,禅于社首,玄宗故而相袭。这一天,设地神享皇抵于社首祀坛,睿宗配祀。藏玉册于石室,篆德于社首。至此,“封泰山,禅社首”的祭祀天地大典才告结束。
  祭典结束,照例一番庆贺。第七天,唐玄宗在帐殿受朝觐。正如玄宗所说:“四方诸侯,莫不来庆”。(16)文武百官、二王之后、孔子后代,文士儒生,无不上书赋颂。还有突厥、契丹、奚等王;大食、谢、五天十姓、昆仑、日本、新罗、靺鞨等侍子及使臣;以及高丽朝鲜王、百济带方王、十姓摩阿史那兴昔可汗、三十姓左右贤王和日南、西竺、凿齿、牂柯、乌浒酋长等,俱来庆贺,不亚于今天的国际性大型盛会。玄宗在帐殿接受朝贺,随即宣布天下大赦,封泰山为天齐王。就在这一片赞贺赋颂中,礼官兴冲冲走进帐殿上奏:“有一八岁童子刘晏,欲向陛下敬献《东封书》。”
  从初唐到盛唐,是非常重视搜访奇伟贤能、英杰人才的。唐太宗在《荐举贤能诏》中说,“朕遇想千载,旁览九流,详求布政之方,莫若荐贤之典”。
  充分认识到治国布政的重要就在于举贤任能,多次下达诏旨,搜访贤达能人,文生武勇。强调“明略可以佐时”,“伟才堪以干国”(17);主张“奇伟必收,浮华勿采”,达到治国布政的目的。高宗也是如此。在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和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颁布《河南河北江淮采访人杰诏》、《采访武勇诏》,广揽人才,巩固大业。在初唐到盛唐,举国上下为培养人才、重视人才、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准备了丰沃的土壤,使得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举贤任能可谓蔚然成风,皇帝都是一付求贤若渴的样子。玄宗带着几分惊讶和喜悦,下诏:“命刘晏上殿!”
  注释:
  (1)《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掸》玄宗《封禅诏》。
  (2)《全唐文》卷221,张说《大唐封祀坛颁》。
  (3)《李太白全集》卷1《古赋八首。大猎赋》。
  (4)《李太白全集》卷1见〔清〕王琦注。
  (5)《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禅。答请封禅诏》。
  (6)《贞观政要》卷2《改纳谏第五。直谏》。
  (7)《旧唐书。崔日用传》。
  (8)《旧唐书。礼志三》。
  (9)《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禅》。
  (10)《旧唐书。颜师古传》。
  (11)《旧唐书。礼志三》。
  (12)《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禅。开元玉牒文》。
  (13)《全唐诗精华鉴赏集成。山水部》。
  (14)《旧唐书。礼志三》。
  (15)《资治通鉴》卷213开元十七年八月条。
  (16)《旧唐书。礼志三》。
  (17)《唐大诏令》卷66《搜访才能诏》。
  
  【注】
  豆豆网VIP作品,所有作品均已完结。将不定期进行免费连载(部分情节刪除)。
  需完整完结请点这里咨询客服>>>

中国平安股票走势预测和K线图分析
豆豆小说其它网址:www.ddkanshu.com,请大家收藏备用
豆豆书库 - 股票分析 - Stock Analysis
CopyRight © 2024 本作品由豆豆小说阅读网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