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私秘生活全记录 第十章  他又踏上了追寻欢乐的征程(2)

  不久之后的一天深夜,昔里钤部领着这些人偷偷地将城门打开,让蒙古大军进城。
  攻占肃州之后,除了昔里钤部联络的这一百零六户得到赦免之外,其余的全被处死。
  攻占肃州之后,速不台带领大军向甘州进发。因为甘州的守城主将是蒙古大将察罕的父亲曲也怯律,成吉思汗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即派察罕前来招降。
  出身西夏的察罕,离家到蒙古投奔成吉思汗,其中也有一段因由。
  察罕之父曲也怯律,为人耿直、忠厚,他前妻生下一子,即是察罕。后来前妻病死,又娶朝中大臣窦尔章的女儿窦天娇,婚后七个月生下儿子留托儿,曲也怯律只得认了。
  窦天娇生得妖艳风流,出嫁前与家中管家有奸情,本是怀着有孕之身,嫁给曲也怯律。
  由于她是水性杨花之人,见曲也怯律为人古板,不善风流,便又故态复萌,为解欲望之渴,她竟厚颜无耻地勾引男佣,与之通奸。
  一次,察罕去找留托儿,不料正撞见窦天娇与一个男佣搂在一起,他慌忙走开。
  这女人担心察罕向他父亲告发她,便恶人先告状,立刻跑到曲也怯律处哭诉道:“你儿
  子察罕人面兽心,竟然对我调戏,强迫我与他……”
  曲也怯律一听,气得火冒三丈高,说道:“这小畜牲,我非杀他不可!”
  察罕听说这消息之后,觉得既不好向父亲解释,又不能呆在家里了,便离家出走,跑到了蒙古,深得成吉思汗的信任,成为大汗帐下的一名勇将。
  有一次,察罕奉成吉思汗之命,带二人去侦察敌情。途中,忽见前面不远处有两个敌兵,跟他来的士兵对察罕说:“我们三个人,去对付那两个敌兵,这是必胜无疑的,干吧!”
  察罕不以为然,忙对二人说道:“我们已看到他们两个人了,难道他们没有发现我们是三个人?别冒险吧!”
  说罢,察罕带着那两个人,离开了那里。
  后来,他们才知道那两个人是出来诱敌的,是为了引诱蒙古人去上当的,因为在那两个人的身后,敌兵埋伏了一支人马。
  当时若是听从他们的意见,前去捉拿那两个敌人,准中敌人的计策,被敌人所擒。
  成吉思汗得知这件事以后,多次向将士们讲述,表扬察罕机智有谋,要将士们向他学习,特别是在仓促之中,更要心细如丝,不能草率粗心,以免吃亏。
  这次攻打甘州,成吉思汗得知甘州主将是曲也怯律,他是察罕的父亲,便让察罕前来招抚曲也怯律,争取免动干戈。
  速不台对他说道:“甘州城四门紧闭,只有用箭把招降信射进城去,别无他法了。”
  察罕遂修书一封,要求父亲曲也怯律、弟弟留托儿到城上与自己相见。
  这书信射进城不久,曲也怯律与十三岁的留托儿果真来到城上,与察罕见面,察罕劝道:“西夏想对抗蒙古,正如以卵击石。早日归顺,乃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后来,曲也怯律回去召集将领开会。
  参加会议的将领们纷纷反对投降,决心与蒙古人对抗到底,竟有三十多名将领齐声要求杀死曲也怯律。
  就在这次会上,曲也怯律和他的十三岁的儿子留托儿一起被杀害了。
  城内副将阿绰也儿派人把曲也怯律、留托儿父子的人头,挂在城上,向蒙古人示威,察罕一见,哭得死去活来,向速不台请求担任攻城的主将。
  第二天,蒙古大军攻城,察罕亲自冒着矢石,带领军队从云梯上爬到城头,与城上守军进行肉搏战。
  在察罕带动下,蒙古士兵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很快攻克了甘州城。
  杀害曲也怯律的三十六人全被察罕捉住,他向成吉思汗报告道:“甘州城内的百姓无辜,有罪的共计三十六人,请求大汗赏罚分明吧!”
  成吉思汗答应了察罕的要求,甘州才得以幸存下来,避免了屠城的厄运。
  攻占甘州以后,成吉思汗命令速不台率领大军直抵贺兰山下,准备在东、西两路兵马会师后,与阿沙敢不决战。
  成吉思汗率东路大军,直入西夏境内,兵抵黑水城。因为此城位于北狼山脉西北哈喇木伦河之滨,正是从东北方向进入西夏的必经之地。
  成吉思汗向来是先礼而后兵。攻城前总要先派出使者前去劝降,申明宽待降者,对抵抗者进行严惩。
  这黑水城的守将名叫者桑列不,是一个刚直不阿的大汉,他对蒙古来劝降的使者说道:“我早就听说成吉思汗已经死了,怎么又出来一个假成吉思汗,真是怪事。”
  蒙古使者听了,十分惊讶,忙说道:“我们大汗活得好好的,怎么说他早已死了?”
  者桑列不又说道:“听说成吉思汗打猎时,被野驴踢下马,摔坏了内脏,早已死了。”
  那使者虽然知道成吉思汗确曾在打猎时,战马受野驴惊吓,将他摔下马来,尽管摔伤了,却不曾死呀!于是说道:“这全是不实之词,我们大汗身体好着呢!这是有人在故意造谣吧!”
  者桑列不又说道:“还有人说,成吉思汗正在帐中睡觉,忽然天降大火,把他活活烧死在帐中。”
  使者听了,觉得有些人真是捕风捉影,这事被传得面目全非了!
  原来早在西征开始时,大汗在夜里休息时,因烛火烧着了台布,以后又烧着了地毯,后被护卫发现,及时扑灭了。
  想到这里,使者冷笑道:“这是有些歹毒之人,故意在夸大事实,对我们的大汗进行诅咒呢!”
  蒙古使者问道:“我们蒙古大军已兵临黑水城下,何去何从,不知主将是怎么打算的?”
  者桑列不镇定地答道:“自古就有兵来将挡的说法,我绝不会不战而降的,何况我对你们蒙古人从未有过好感。”
  使者又一次提醒道:“战败而降,与不战而降,根据我们大汗的政策,是有很大差别的!”
  者桑列不感慨地说道:“没有什么了不起,对我来说,战败而死,战胜而死,都是死了。人生在世,这条路谁能不走?你们的成吉思汗占领的土地再大,兵马再强壮,拥有的金银财宝再多,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赤条条地死去,什么也带不走。只有身上的毛发,算是自己的,其他全是身外之物,属于别人了,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蒙古的使者回去向成吉思汗作了汇报,又把那些传扬的各种说法,也学说一遍,成吉思汗气得当场昏迷过去。
  按照成吉思汗以前的要求,出使外国的使者,回来后要如实汇报,好的、坏的,全要说给这位大汗听一遍。
  可是,这次就大有不同了!
  自从打猎摔伤以后,腰身疼痛难忍,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休息治疗,也遂皇后又常常替他按摩,渐渐有些好转。
  过了好长时间,成吉思汗才苏醒过来,气得大声对部下说道:“把黑水城完全包围起来,用火攻,将他们全部烧死在城里,一个也不能放跑!”
  窝阔台等带领兵马,把黑水城围得水泄不通,然后展开全面攻城。
  小小的黑水城,兵少将寡,怎能经得起日夜不停地攻打,两天后,蒙古大军攻进城去。按照成吉思汗的命令,将城内军民全部烧死,在熊熊大火之中,叫喊哭骂之声连续不断,一个月后仍然烟火弥漫,气味难闻,令人作呕。
  焚毁黑水城之后,已是夏季了,成吉思汗一边养伤,一边在浑垂山避暑。
  一天,窝阔台带着昔里钤部来见大汗,说道:“这浑垂山南的谷水河畔,有个四代相传、专治跌打损伤的医生,名气很大,请大汗前往诊断。”
  成吉思汗答应之后,便由窝阔台、昔里钤部陪着,在一支队伍护卫下,到达谷水河畔。
  见那医生五十多岁年纪,中等个儿,身体壮实,一脸慈眉善目中蕴含着刚强的个性。那医生首先申明道:“我家祖宗四代,行医为生,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宗旨,坚持不给两种人治病。”
  昔里钤部问道:“先生请讲,不给哪两种人治病?”
  那医生不紧不慢,不卑不亢地说道:“第一,我不给死人看病;第二,我不给杀人的人看病。”
  医生说完之后,气氛沉静下来,未等成吉思汗说话,窝阔台立即说道:“这杀人的事有多种多样的因由,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因复仇而杀人,有的为了自卫而杀人。”
  那医生却说道:“我不管那么多,凡是杀人的人,我不为他治病,这不仅是我的信条,也是我们家四代行医的传统了。”
  昔里钤部又问道:“为什么这样做,你能说出理由么?”
  那医生笑了笑,便说道:“杀人的人都是社会的祸害,我为他们治病,等于治病害人,不是治病救人了。另外,杀人的人,也是快要死的人了。因为这种人,不是被他人所杀,老天爷也要降罪给他,让他速死。我不能违背天意,再为他治病了。”
  听了这医生的话,成吉思汗早就蹩得受不住了,只见他“呼隆”一下站了起来,圆睁二目,闪着灼人的光芒,逼视着那医生,说道:
  “你懂吗?成吉思汗是奉长生天的旨意杀人,是杀那些本不该再活着的人!”
  可是,那医生并不畏惧,依然振振有词:“自古以来,只有奉天爱人,天意是以爱民为根本。所谓奉天杀人,那是嗜杀者的欺骗,老天爷会惩罚他的。”
  成吉思汗更加恼怒,大声说道:“成吉思汗杀人,全是得到长生天的佑助,是为老百姓能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所以天下各国人民都将永远记住成吉思汗这个名字!”
  那医生并不让步,仍是坚持说道:“成吉思汗带着他的将士,到处劫掠财物,杀人放火,屠城毁堡,天下人都会永远记住:成吉思汗是一个嗜杀成性的人!”
  这时候,成吉思汗盛怒地站着,把手中的箭插在地上,又恶狠狠地看了那医生一会儿,然后转身走去。
  窝阔台气得大喝一声:“混账!我宰了你这个顽固不化之徒!”
  遂把身后的佩刀“唰啦啦”一声响,抽了出来,正举刀向那医生刺去时,忽然从里屋走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伸手拉过那医生,拦住窝阔台,大声地说道:“为什么要杀人?我们家四代行医,我已经活了一百零六岁,经历了四朝三代,宋人,辽人,金人,西夏人,没有人要杀我们,你们蒙古人就不怕遭天谴吗?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奉天之意呢!”
  窝阔台正要说话,护卫走来说:“大汗叫王爷快去,别在这里耽搁了!”
  听了这话,窝阔台才悻悻地收刀入鞘,对昔里钤部等挥了挥手,大步走了出去。
  从谷水河畔回到浑垂山大营,成吉思汗心情很不痛快,天天忍住身上的伤痛,负气地不愿治疗,谁劝也不听。
  过不多久,天气刚才转凉,他立即命令大军前去攻打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又领着大军越过沙漠,进抵黄河九渡,攻占应里等县。
  到了十一月的冬季,大军直逼灵州城下,不要几日工夫,就攻破了这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城市。
  成吉思汗的东路大军,一年来的屠城行为,使耶律楚材深为不满。攻占灵州之后,有些将领向大汗建议说:“城里的定居百姓,留下来毫无用处,最好将他们全部杀尽,一个也不留;城外的庄稼,要全部烧掉,就像焚烧城市一样,使土地荒芜,变成草地,成为牧场。”
  耶律楚材实在看不下去了,才说道:“报告大汗,保留土地上的庄稼,不要杀死那些无辜的百姓,对蒙古帝国大有裨益。”
  耶律楚材又接着说道:“对农民,可以适当地征收土地税;对商人,可以征收酒税、盐税、醋税、铁税等,还可以征收水产税和山林资源税。”
  经他这么一说,不仅成吉思汗注意起来了,连那些主张烧杀抢掠的将士们也睁大了眼睛,都在听着这建议。
  见到众人在倾听他的意见,他又说道:“我粗略地计算一下,就是灵州这一座城,每年可以得到五十万两白银,八万匹绸缎,四十万袋谷物粮食。仅仅一座城,一年就有这么大的收益,有人竟说定居的百姓毫无用处?”
  耶律楚材的这一段话,尤其是他算的那一笔账,顿时使在座的将领们目瞪口呆,有人说:“能有这么大的好处啊!过去杀得太可惜了!”
  “过去的杀掠行为,太野蛮了!”
  在成吉思汗的身上,凭心而论,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智慧和冷静,是理智和谦逊。
  对于当时的蒙古人来说,定居百姓的土地没有别的用处,只能作为劫掠的场所。
  现在,听到耶律楚材的建议,便欣然接受,立即制止了劫掠行为的发生,并对他说道:“请你拟定一份管理定居民族地区的计划,制定出固定税收的细则。”
  从此,屠城行为基本上被制止了。
  公元一二二六年的隆冬季节,成吉思汗的东、西两路大军,在贺兰山下会师了。
  此时,西夏大将阿沙敢不在贺兰山下的驻军有八万人,远远看去,帐房遮天蔽日,骆驼成群,战马如云,旌旗招展,刀枪林立,在阳光照耀下闪着亮光。
  成吉思汗忍着伤病,领着他的部下,细心地察看着地形,回到大营,向将士们说道:“我军十万人,与西夏八万人马交战,这是一场大战,恶战,也是一场复仇之战。”
  说到这里,他看一下将士们的表情,又说道:“我们的军队是久经战斗、敢拼敢杀的铁军,将士们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有无坚不摧的意志,击溃了这支西夏的军队,我们就可以势如破竹地打进中兴府,活捉西夏王。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同饮庆功酒了!”
  为了对阿沙敢不进行试探,成吉思汗派大将速不台、昔里钤部、忽都铁穆儿等,带领两万人马,先对西夏的褐子营寨展开冲击。
  阿沙敢不虽然说了不少大话,但是,在战场并无多少谋略。他带领军队摆开阵势,让四百头骆驼在队前冲锋,一声号令响了,西夏军中呐喊声震天般地响起,四百头骆驼被驱赶着冲向前去,直扑蒙古大军。
  速不台早已瞧见了,那些骆驼狂奔着冲向前来,他向弓弩手们大声命令道:“对准骆驼队,要箭无虚发,放——箭!”
  这一仗之后,西夏的骆驼死伤惨重,四百头骆驼非死即伤,准备让它冲锋陷阵的骆驼队,便消失了,阿沙敢不为此懊恨得几乎流下泪来。
  速不台的骑兵也死伤不少,多是被狂奔而来的骆驼撞死、踩伤的,但毕竟取得了重大胜利,因为他们消灭了西夏的骆驼队。
  成吉思汗对速不台鼓励道:“你这一仗胜得好,打掉了阿沙敢不的威风!他仗着这支骆驼队,来阻挡我们铁骑的冲锋,现在,他的希望落空了。”接着,成吉思汗向将士们又说道:“速不台临阵不慌,及时发挥他的聪明才智,灵活地指挥他的人马,打败敌人的进攻,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啊!”
  速不台立刻说道:“要说我在战场上有些进步,主要是向者别学来的,他才是有勇有谋的一代名将!”
  速不台的一段话,勾起了广大蒙古将士对者别的深深怀念与敬佩,当然,更引起成吉思汗对者别的思念与回忆。
  当晚,成吉思汗坐卧不宁,脑海里总是萦绕着者别的一桩桩、一件件难忘的往事,眼前,总是闪现出者别那熟悉的,不知疲倦的身影。
  他索性不睡了,走出大帐,到外面散散步。此时,正是隆冬天气,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子似的感到有些痛楚,不由得举目向黑黢黢的贺兰山上看去,就在这时,忽听山上传来一阵阵鸟儿飞动的声音。
  成吉思汗立即紧张起来,向身边的三皇子窝阔台问道:“听到了么?山上传来的是什么声音?”
  “是飞鸟的声音,”窝阔台接着向父汗问道,“这是隆冬季节,宿鸟怎能在夜晚惊飞呢?难道有什么征兆不成?”
  成吉思汗说道:“问得好!这宿鸟惊飞,必有情况啊!”
  说罢,成吉思汗忙俯身过去,在窝阔台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这位三皇子立刻走了,他才不紧不慢地对着西夏大营方向说道:“白天吃了亏,想在夜里趁我们睡觉工夫,来大捞一把,可能又要失算了。”
  原来,西夏收兵回营之后,阿沙敢不见骆驼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心中闷闷不乐,正在营中思索着打败蒙古人的计策。后来,在大将曲亦留多的建议下,决定去劫营,想一举击溃蒙古大军。
  西夏八万人马,一齐出动,迎着深夜的寒风,士兵个个缩肩龟腰,深一脚,浅一脚地,向蒙古大营,偷偷摸摸地前进。
  担任前锋的曲亦留多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来到蒙古大营前一看,见营门口有两个士兵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像是睡着了似的。他又向营里一看,里面黑洞洞的,一点声息也没有,心想准是晚上喝多了酒,睡着了,不由一阵兴奋,差一点叫出声来。只见他手举大刀,向身后的士兵喊道:“冲啊!杀死蒙古人,活捉成吉思汗!”
  一边喊着,一边挥刀把营门口的两个守军砍倒,纵马冲进营里。他身后的士兵也高声呐喊着,尾随着冲进去了。
  就在这时,埋伏在周围的蒙古人,齐声呐喊着,包围上来,两军顿时展开了一场混战。
  于是,八万西夏人马被十万蒙古大军截着,兵对兵,将对将地厮杀起来。虽是隆冬天气,蒙古骑兵都脱去了外套,只穿着一件皮砍肩,使劲地挥舞着大刀,在西夏兵马中横冲直撞,英勇地拼杀。
  蒙古的战马都是经过良好的训练,它们阔壮而有力,柔顺而无性,能久御风寒,登山涉水,从不畏惧,为蒙古骑兵变成一支强大的铁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这场夜战的开始阶段,西夏兵马尚能紧守阵脚,坚持与蒙古骑兵交锋,厮杀一段时间之后,阿沙敢不求胜心切,忙令担任前锋的曲亦留多率先出击。
  谁知曲亦留多的两万前锋冲出阵来不久,善于捕捉战机的蒙古中军,向后迅速退去,故意引诱他们深入阵中,然后两翼骑兵猛然一合,如巨人的两臂突然一拢,便把曲亦留多的兵马团团包围起来,经过一阵拼杀,很快地歼灭了。
  阿沙敢不一见,忙命令兵马撤退,此时天已大亮,蒙古骑兵见西夏军队撤退,他们乘势向前追击,如猛虎下山一样冲入西夏兵马之中。
  蒙古骑兵在大将速不台指挥下,万马齐发,随后掩杀过来,对惊慌败退的西夏人马大肆砍杀。其势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杀得人头乱滚。
  阿沙敢不本想让兵马退回营中,哪里料到蒙古骑兵尾随追来,步步紧逼,不给西夏人马留下喘一口气的工夫,他们穷追不舍,拼命砍杀。
  在极度慌乱中,阿沙敢不一时乱了方寸,原来的褐子营已不能回去,蒙古人在后面紧紧追赶,自己的兵马溃乱不堪,正在左右为难之时,便随自己的部下龙敦逃往山上,依山据守。
  这一仗西夏军队损失惨重,八万人马被歼灭了六万多,许多将领在溃逃中战死,阿沙敢不再也提不起精神。在龙敦的劝慰下,他决定重整旗鼓,整顿军队,并派人回中兴府搬救兵。
  此时,蒙古人正在打扫战场,集合队伍,准备趁胜围山,活捉阿沙敢不。
  成吉思汗向将士们说道:“这一仗,阿沙敢不的本钱输得差不多了,大话不敢再说,只有逃上山去,想当山大王了。”
  听了这一句话,众将哄笑起来,速不台说:“阿沙敢不想当山大王,我们可不答应哩!依我说,不如将山围住,逼他投降,防止他逃回中兴府去。”
  成吉思汗说道:“我赞成这个除恶务尽的建议,阿沙敢不在山上住不长的,只要围住他,要不了几天,他没吃没喝的,他的队伍不打就乱了。”
  大汗的话,众将纷纷请战,拖雷说道:“从这里离中兴府,不过一百余里路程,夏王能不派兵来援吗?”
  窝阔台说道:“中兴府若来援兵,必从黄河上过来,只要守住渡口,把船只控制起来,西夏的援军插翅也难过来。”
  成吉思汗说道:“眼下正是隆冬天气,只要刮起东北风,或是西北风,黄河在一夜之间就可能封冻,一定要防止敌兵从冰上过来!因此,要抓紧歼灭山上的残敌,把阿沙敢不活活捉住。”
  此时,西夏都城中兴府里一片惊慌,君臣个个惶恐不安,人人束手无策。
  在沙州、肃州、甘州、凉州,以及灵州被攻破之后,原指望阿沙敢不能在贺兰山下挡住蒙古人,不料又被成吉思汗打败。
  太上皇李遵顼责怪献宗李德旺说道:“我多次提醒你,不能得罪蒙古人,你就是不听,现在怎么办啊?”
  夏献宗李德旺说道:“这能怪我么?其实,全是阿沙敢不惹的祸,他还不是仗着崽名令公的势力?”
  这崽名令公乃是西夏炙手可热的人物,是夏神宗李遵顼的当朝太师,有权有势。
  阿沙敢不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之后,国都中兴府宫廷中,一片埋怨之声纷纷袭来。
  朝中有的大臣竟把丢城失地,西夏军队被蒙古人打败的责任,都推到李德旺身上。
  在众大臣的一片围攻中,加上连日操劳招兵之事,这位身体本不太好的夏献宗竟在朝堂上突然昏倒,不久也死了。
  崽名令公遂召集老臣们商议,他首先说道:“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啊!但是,皇帝膝下没有一个儿子,怎么办?”
  后来,有人建议说道:“南平王李睍本是皇上的侄儿,此人虽然年轻,却有远见卓识,不如立他为夏王吧!”
  崽名令公与大臣们听了,只好答应,便正式扶佐这位南平王李睍当了西夏的皇帝,也就是西夏的末帝了。
  李睍当了皇帝,立即命令老将崽名令公带领十万人马,前去援助阿沙敢不,希望在贺兰山下与蒙古大军决战,阻止成吉思汗向国都中兴府进军,以纾国难。
  成吉思汗得到消息之后,命令速不台、昔里钤部等领兵围山,捉拿阿沙敢不;自己带领窝阔台、拖雷等,亲率大军沿黄河北上,去迎击崽名令公的援军。
  阿沙敢不带领残余人马住在山上,连续过了多日,眼看粮食快要吃完,又值隆冬季节,到处是枯树败草,又冷得滴水成冰,军队人心惶惶,纷纷逃跑下山。
  速不台从俘虏口中了解到山上的情况以后,便缩小包围圈,向山上展开攻势。
  他把捉住的俘虏组成一队,让他们充当前锋,走在队伍的前面,向阿沙敢不喊话道:“中兴府已被包围,你们的援军不会来了,还是赶快投降吧!”
  阿沙敢不听从龙敦的建议,在山上堆雪为城,趁着天气寒冷,雪块堆积起来,竟变成一座坚固的雪城。远远看去,雪白耀眼,既能避风,又能挡箭,正是一座冰城。
  速不台与众将商议,决计用火烧冰城。士兵们把捡来的干树枝等堆在那冰城边上,燃着以后,熊熊的大火很快把冰烧化了。
  速不台一声令下,人马冲进去,经过一阵拼杀,敌兵立刻放下兵器投降了。
  此时,阿沙敢不却不知去向,速不台向俘虏们再三询问,都说不知道。
  这时候,昔里钤部大声命令道:“所有俘虏,一律取下帽子!”
  原来阿沙敢不见冰城被融,又逃不出去,便与龙敦脱下将领衣服,换上士兵的服装,混进士兵群中,谁也不知他是这支军队的主将。不过,出身西夏的昔里钤部,知道西夏军队中对头发有规定:所有士兵不准留发,一律剃光头;将领的头顶在左右两侧留下两绺头发。
  现在,帽子取下来了,阿沙敢不与龙敦再也瞒不住了,便举起大刀向周围的蒙古军队冲去。
  速不台见阿沙敢不冲上来,早把弓箭拿在手里,一箭射在他面门上,倒地而死。
  然后,速不台让昔里钤部与龙敦带领这支七千多人的西夏俘虏兵,当作自己军队的前锋,下山去与成吉思汗的大队人马会师。
  公元一二二六年十二月,成吉思汗带领大军沿黄河北上,见河上已封冻,遂与西夏崽名令公的十万大军隔河对峙。
  二十日开始,两军在黄河冰上展开激战,先是双方对射,后来为了抢渡黄河,便遭遇在一起,进行肉搏,杀得尸积成堆,血流冰上,把河里的冰块都染红了。
  第二天战斗开始,西夏的士兵在鞋底绑上两块木板,登上河冰,靠滑行加快了速度,很快攻过了黄河,直抵河岸。
  由于蒙古兵马众多,在北岸组成人墙,西夏士兵无法攻上岸上。成吉思汗亲自前来督战,下令弓弩手射击敌兵的两腿,以阻止他们从冰上过河。
  速不台向成吉思汗建议道:“我领一支人马由上游悄悄从冰上过河,绕到敌兵背后,前后夹击他们,定能取胜。”
  成吉思汗立即答应,等速不台领兵走后,他继续加紧派兵进攻对面敌兵,过不多久,西夏军队后面混乱起来,成吉思汗知道速不台已经从后面进攻敌军了,便命令窝阔台、拖雷带领兵马,从冰上冲过去,从正面袭击敌人。
  西夏兵马尽管勇敢善战,却经不住蒙古大军的前后夹击,很快溃败了。
  崽名令公忙命军队后撤,想退回中兴府固守,可是,成吉思汗抓住战机,指挥兵马紧紧追赶,他向将士们命令道:“要发扬除恶务尽,穷寇必追的精神,将西夏的兵马完全彻底地歼灭,不能让他们逃回中兴府去!”
  于是,蒙古骑兵随后追杀,把崽名令公的军队分割成数段,然后包围起来,逐个消灭,连崽名令公也被乱军杀死。
  经过三天零一夜的连续作战,西夏这支十万人的援军被消灭了,蒙古大军又马不停蹄地跟踪追击,一直打到中兴府,并将西夏的这座都城团团围住。
  这一仗之后,西夏的主力已伤亡殆尽,中兴府又被包围,再无能力抵抗蒙古大军了。
  公元一二二七年的正月,成吉思汗已经看得很清楚,山穷水尽的西夏君臣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或者战败而死,或者投降而亡,别无第三条路可走了。
  在此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成吉思汗让幼子拖雷带领四万人马围住中兴府,自己与窝阔台、速不台等,率领六万大军,南下攻打金国。成吉思汗这次攻打金国,很快兵抵临洮城下。驻帐之后,亲自带领窝阔台、速不台等,登上贺兰山的余脉小板山,察看地形。
  原来,这临洮城坐落在小板山下一块平原之上,是金国西部边陲上的一个重镇,城内人口众多,军队一万人以上,守将名兀瑚嘎里,为金国皇室后裔。
  回到大营之后,成吉思汗向窝阔台问道:“你先说说,攻打这座临洮城,怎么打法?”
  窝阔台心知父汗要考察自己,只得说道:“临洮地处平原地带,若能将城中守军引诱出城,就可充分发挥我们骑兵善于野战的特长,一举围歼他们了。”
  成吉思汗听后,笑着又问道:“敌兵不出城,你们有什么诱兵之计呢?”
  速不台抢着说道:“我的诱兵之计,全是跟随大汗在战争中学来的,还是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
  成吉思汗听后,笑着说道:“你不妨说具体一些,让大家听听呀!”
  “好吧,”速不台清了清嗓子,又说,“具体地说,就是三面围城,故意留出一面,引诱守军出城,以便在运动中将其歼灭。”
  窝阔台插话问道:“你留下哪一面城不围呢?”
  速不台答道:“这临洮城的西边是吐蕃,南面是南宋,北面是西夏,已被我们大军占领了,只有东面是金国的内地,城里的守军要逃跑只有向东,我们就故意留这一面让他们跑。”
  窝阔台又问道:“敌军明知上当,还会从东面逃吗?”
  成吉思汗接过话茬,对儿子开导说:“这叫作明知上当,敌军也想碰碰运气呀!我想,速不台一定还有防止敌兵逃脱的妙计,不信的话,请他说吧!”
  速不台被大汗如此一夸,那火红的赤脸,竟红得更加厉害,头上又冒出了汗水,便说道:“这也算不得是什么妙计,在临洮以东有座六盘山,为了防止城里的守军逃脱了,就在六盘山附近埋下一支人马,迎头堵住他们,与后面的追军一呼应,便可以完全歼灭他们。”
  成吉思汗听完,赞许地说:“速不台不是中原的诸葛亮,却胜似诸葛亮!”
  第二天,攻打临洮城的战斗开始了,由于西、南、北三面城外的蒙古大军猛烈攻打,城内的守将兀瑚嘎里穷于应付,只得拼命防守。
  这时候,其他将领纷纷向他建议道:“蒙古人兵马众多,城内守军太少,又无援军到来,再守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不如从东门撤退吧!”
  兀瑚嘎里为难地说道:“成吉思汗用‘攻三留一’战术对付我们,等于在东面放一口袋,让我们去钻,岂不是太冒险了?”
  后来,兀瑚嘎里决定夜里出城,想借着夜色的掩护,幻想能侥幸逃出去。
  当晚三更时候,兀瑚嘎里果真带领军队悄悄地从东门潜出,这一行动正中成吉思汗下怀,他立即命令窝阔台领一支人马紧紧追赶。当敌军逃至六盘山西边的一处山口时,忽然叫喊声骤起,速不台埋伏的人马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兀瑚嘎里的军队一个也没有逃出去,全部被歼灭在那个山口下面。
  攻占临洮之后,成吉思汗又领兵去打西宁州。
  根据探马报告的消息,西宁城守将莽力尔思足智多谋,城内有兵马两万余人,特别是有一支被称作“神射手”的弓弩队伍,厉害无比。那个哨探报告之后,又补了一句话:“这个莽力尔思狂妄得很,他还说了一句对大汗很不恭敬的话哩!”
  成吉思汗问道:“有话就直说嘛!花剌子模的千军万马我都不怕,莽力尔思的一句话我就受不了吗?”
  那哨探便把那句话学了一遍:“别看成吉思汗老奸巨滑,这次我要他死在我的乱箭之下!”
  成吉思汗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正要说话时,忽然觉得跌伤部位疼痛难忍,向后一仰,倒了下去,窝阔台等急忙上前扶住,对那个哨探大骂道:“混账东西!你明知是对大汗的不敬之辞,为何要当面向大汗报告?岂不是故意要来激怒大汗?”
  骂到此处,立刻对身边护卫命令道:“把他拉出去,砍头!”
  两个护卫正要上前去拉那哨探时,只见成吉思汗连连摆手制止,急切地说道:“不,不要——杀他!他没有错!”
  放走那哨探之后,大汗对部下们命令道:“立刻攻打西宁城,务必活捉莽力尔思!”
  于是,窝阔台、速不台遂集合兵马,正要出发之时,探马又来报告道:“西宁城四门大开,城上无兵把守,似乎是一座空城了!”
  窝阔台笑道:“大话既然说出口了,为什么又弃城逃跑了?”
  众人正在迟疑之时,成吉思汗说道:“未必是那么简单吧?走,我们去察看一下!”
  窝阔台知道父汗的脾气,这时候想阻拦也不行了,只得上前扶住他往外走去。
  大家簇拥着成吉思汗,来到城外一片高地上,果见城内鸦雀无声,宛然是一座空城。
  成吉思汗沉思良久,立即伏下身子,将脸贴到地上,仔仔细细地听了一会儿,然后站起来,用手指着西宁城说道:“在战场上拼杀了四十余年,狡猾的对手见的太多了,你这雕虫小技怎能瞒骗了我?”
  说罢,他要窝阔台等也把耳朵伏在地上,听听城内传来了一种什么声音?
  速不台首先说道:“这是莽力尔思定下的空城计!城里的兵马踏地的声音很清楚,不信你们再听!”
  成吉思汗冷笑道:“莽力尔思的兵马已经集合好了,等着我们的军队一进城,他们的弓弩手们就可以万箭齐发了!不过,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说完,转身回营,向部下问道:“你们说说看,这空城计如何破法?”
  沉默了一会儿,速不台说道:“莽力尔思既然不仁,我们只得还他一个不义了!依我说,咱们可以先如此如此,过一天之后再这般这般——”
  成吉思汗与众将领听了,无不拍手称赞,说是这样打法,准能攻破莽力尔思的空城计!
  于是,成吉思汗命令大军立即出发,将西宁城团团围住,尽管城门大开,蒙古军队却不急于攻进城去,只是围而不打。
  原来,城内守将莽力尔思预计成吉思汗会以为他弃城逃跑,立即领兵进城的。那样的话,他在城门里边埋伏的弓弩手们就可以万箭齐发,把进城的蒙古兵全部歼灭。
  可是,速不台的围而不打的计策,首先就对莽力尔思当头泼了一盆凉水!围了一天一夜,却不声不响,也不进城,这对莽力尔思埋伏在城里的兵马,打击太大了!
  因为,蒙古人的队伍就在城外,与他们只是隔了一座城墙,随时就可以冲进城来。时间久了,不仅挫伤了埋伏兵马的锐气,也使他们无法休息,既不能吃,也不能喝,更不能轻意撤兵,全军处在极度紧张状态中。
  莽力尔思急躁了!因为士兵们饥渴得受不住了,战马早已饿得嘶鸣不已,再埋伏下去,兵无斗志,马也无力跑动了,怎么办?怎么办?
  这时候,莽力尔思固然急躁,他的将领比他更焦急万分!因为士兵们闹起来了,甚至战马闹得更凶,只见它们又是刨蹄,又是振鬣长鸣,摇头摆尾,不断地挣着缰绳想冲出去。
  最后,莽力尔思迫于无奈,只得命令守军把城门关上,让兵马抓紧时间吃喝、休息。
  就在这时,忽听城外呐喊声起,蒙古人开始攻城了!
  早有准备的蒙古军队,先发射一批炮石,见城上守兵不多,立即抬着云梯,登上城头,攻进城去了。莽力尔思把刚才撤退的兵马又重新集合起来时,蒙古六万大军早已冲进城里,
  到处又烧又杀,满城里全是蒙古人了。
  尽管莽力尔思喊破了嗓子,他的两万人马再也集合不起来,不到两个时辰的厮杀,被蒙古人彻底歼灭了,莽力尔思躲藏在城里水道内,也被搜查出来了。
  他心知成吉思汗不会饶恕他的,便自己咬断舌头,流血而死,成吉思汗得知信息后说道:“莽力尔思倒是一条汉子哩!他的空城计倒是加速了他自取灭亡的进程!”
  说完之后,只是轻轻地笑了一下,再也不敢用力大笑了,因为身上的跌伤愈来疼得愈剧烈!
  窝阔台见到父汗的表情不大正常,忙问道:“眼下天气炎热,请父汗先到六盘山那里休息一段时间,这积石洲由我和速不台去打吧!”
  成吉思汗忍住身上的剧痛说道:“没事,等打下积石洲之后再说。”
  这积石洲位于洮河流入黄河的河口处。所谓洲,就是水中的陆地。洮河是贺兰山上无数条山涧自山崖石缝间流下来,在山下会聚成这条洮河。因此河水清清亮亮,澄澈如碧,流到浑浊的黄河里。在入河口处,原本是一个不大起眼的小山坡,经过不知多少年的日月轮回,黄河从上游携带而来的泥沙,流到这里,被那小山坡挡住,逐渐淤积起来,越积越多,终于形成了这个积石洲。
  据说,唐朝时候,在积石洲上聚集了一帮土匪,他们在这里拦劫来往货船,成为黄河上的一大公害。
  当时担任夏州节度使的李继迁,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赶走了盘据在洲上的土匪,在上面建了一座城,派兵把守,保护来往船只的安全,这便是积石洲了,成为西夏的一座水上的重镇。
  后来,金国的势力由东向西发展,从西夏人手中夺取了这块水中的洲城。
  城中的居民多以经商、捕鱼为业,生活富庶,经济繁荣,商业发达,人口数万人以上。
  城中守将多雷吉,守军约有七、八千人,不过城在水中,城墙又高又固,易守难攻。
  成吉思汗领着窝阔台等来到黄河边上,只见奔腾澎湃的黄河水,咆哮着从积石洲城边上汹涌而过,河水流得又急又快,翻滚起一个个漩涡,喷吐着黄色的浪花,一朵朵,一堆堆,真如千堆万堆黄色的绒花垛在水上。
  看着流势湍急的河水,成吉思汗说道:“我们的牛皮筏子在这里不易通过呀!”
  窝阔台说道:“若想通过,只要在岸上留根绳子牵着,河水流得再疾也不怕的。”
  成吉思汗听后,也不说话,过一会儿又问道:“从水面距离城上也不过一丈多高,至多不超过一丈八尺吧?”说完之后,不等众人回答,便转身往回走,来到帐中坐定,向大家说道:“多雷吉认为我们既无渡船,又无桥梁,他仗着黄河天险,想与我们对抗哩!”速不台说道:“单靠牛皮筏子过河,风险太大,不如砍伐大树,做些木筏,从上游放下来。”
  成吉思汗接着说道:“在木筏前面竖上挡板,人坐在板后面,可以挡住城上的箭矢,准可以打破这黄河天险了。”
  窝阔台也说道:“我们的牛皮筏子每只可以坐上去三至五人,与大木筏相互配合起来,多雷吉就防不胜防了。”
  成吉思汗笑道:“对,就这么干,你们二人去到林子里砍树造筏,越快越好,事不宜迟呀。”
  速不台又建议道:“这里离西宁不远,到那里运一些门板来,就更方便了。”
  成吉思汗又说道:“别看这积石洲城不大,里面的商业发达,富商大贾多,城里可富呢!”
  这时候,耶律楚材插话道:“这小小的积石洲,每年贡献的租税,相当于金朝从全国各地所收税额的五分之一呢!”
  成吉思汗笑道:“好吧!攻占这座城以后,我们也要派个得力的人管理它,这事全靠耶律先生筹划了。”
  说完,大汗向耶律楚材笑着,温和的目光里寄托着希望,意思是说:“我们占领之后,建设、管理还要靠你呀!”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成吉思汗忽然心血来潮,让人把窝阔台、耶律楚材两人同时喊来,他指着面前桌子上的酒菜说道:“平日,我很少饮酒,今晚难得有这轻闲的工夫,请耶律先生来喝一杯!”
  窝阔台遂拿起酒壶,斟满酒杯,说道:“父汗饮酒不多,耶律先生既是海量,又是豪饮之人,请你随意一些。”
  成吉思汗伸手举起酒杯,对耶律楚材说道:“为了感谢长生天的英明决策,把你送到我身边来,请喝下这杯酒。”
  耶律楚材听了,带着歉意地说道:“感谢大汗的信任与器重,只是,只是——”
  “有什么话,请先生明说,我不会戒意的。”
  “报告大汗,我是个读书之人,总想仿效那长春真人一样,归隐山林,去过闲云野鹤的自由散漫的日子。”
  “你能向我说出心里的话,我很高兴。不过,你不能走,我也不舍得放你走。在我身边少不了你,我们蒙古帝国不能没有你这样的人才。”成吉思汗说到这里,转脸对窝阔台说道:“我前次已经告诉过你,这次再当着耶律先生的面,重述一遍我的嘱咐:当你承继我的汗位,君临天下的时候,耶律楚材将是你的辅国重臣,切记切记,千万不要忘记啊!”
  窝阔台立即说道:“父汗一生英才盖世,天下无双,长生天将佑助你老人家长寿无疆!”
  成吉思汗笑道:“长生天佑助我完成帝业,建成偌大帝国,已属不易。长春真人也已说过了:人世间只有养生之理,哪有长生之道,我还是确信的。”
  说到这里,成吉思汗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他看着耶律楚材问道:“你曾经说过:‘治弓箭尚需用弓匠,治理天下岂可不用治天下匠吗?’这是怎么一回事?”
  耶律楚材听后,笑着回忆说:“那时,我刚来到大汗身边,有个名叫常八斤的人,他见大汗对我十分信任,就向我说:‘当前的蒙古国,正是用武的时候,要这个书呆子耶律楚材什么用?’我听了之后,就对他讲了上面那句话。”
  成吉思汗又意味深长地说道:“是啊,马上得天下,怎能还指望马上治天下呢?治理天下需要治理天下的人才!”
  窝阔台说道:“请父汗放心,将来我一定重用耶律楚材!”
  “对,你要重用耶律楚材,还要善于选拔天下的英才,让那些有才有识的读书人,都能像河水流向大海那样,来到你身边,为蒙古帝国贡献他们的聪敏才智。
  窝阔台忙表态道:“请父汗放心,我一定谨遵教诲,把天下英才都吸引到我们蒙古帝国来,把帝国治理得更加强盛。”
  自此以后,耶律楚材逐渐取消回中原的念头,为蒙古帝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不久之后,在耶律楚材的积极建议之下,蒙古帝国正式建立了国子学,他还亲自拿出自己的钱粮,支持与资助办学人员的生活。
  公元一二二七年五月中旬,成吉思汗亲自指挥了攻打积石洲城的战斗,由于利用大木筏与牛皮筏相互配合,加上炮石猛烈攻击,终于占领了这座水中的坚城。
  接着,又乘胜攻占了金国的洮州、河州、德顺等地,把金朝西部地区的主要城镇,绝大部分都占领了。
  这时候,木华黎之子孛鲁率大军前来会师,整个黄河以北地区,已全部收复回来,并对所占领的主要城市都委派了得力的将领负责管理,基本纠正了蒙古军队初入中原时那种“占领之后就屠城,劫掠之后便撤走”的“游牧习气”。
  由于天气酷热,加上治疗不及时,成吉思汗的病情愈来愈重起来,但是这位大汗仍然念念不忘攻打金朝的战争,他十分惋惜地说道:“再有半年时间,我就可以灭亡金国了。”
  为了尽快吞并金国,成吉思汗沿途进步实地考察了金国的形势,他向将士们说道:“杀害我父祖的,正是这些可恶的金国人!等我们的大军打败金国之后,让金国的男人都成为你们的奴仆,把他们的妻女都掳来分给你们当女佣。”
  这时的金国也像西夏一样,无力抵抗蒙古大军的进攻,金王一而再,再而三地派遣使者往见成吉思汗,请求接受他们的求和要求。
  此时的成吉思汗伤势已逐渐恶化,在接见金国使者时,他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和平与善良,也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大汗这次竟答应了求和的请求。
  不过,金国送来的贡品也相当丰厚,那些硕大的珍珠竟有鸡蛋黄那么大。
  四月份,成吉思汗驻夏于六盘山(今宁夏固原县西),在这里,他精心制定了灭亡金国的战斗计划。而后,他下山,来到清水县,站在山梁上,置身于巍然高耸的石壁,俯瞰着幽深的渭河河谷,心里顿时感到若有所失。
  自从去年从马上摔伤以来,成吉思汗的身体一直没有复原,经历这一年来的鞍马劳顿,他似乎已越来越感到体力不支了。凭直觉,成吉思汗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已不抱什么幻想,他只要求他的将领们要赶快攻下西夏的都城中兴府。
  此时,留在中兴府外围的拖雷的队伍,遵照成吉思汗的命令,采取长期包围,围而不打的方针,既可以减少自身的伤亡,又可以坐待西夏势穷而降。
  果然,经过半年来的围困,中兴府内粮尽援绝,军民病饿而死者不计其数,完全丧失了守卫的能力。
  得知这些情况之后,成吉思汗立即派遣出身于西夏的将领察罕到中兴府里劝降。
  西夏王李睍已是走投无路了,只得接受了投降,他要求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贡品,迁徙民户,成吉思汗答应了他的请求。
  六月初,李睍带着丰盛的礼物,张大排场地来到蒙古军营地。朝见时,献上光彩夺目的金佛像,以及九九金银器皿,九九童男童女,九九骟马骆驼等物。
  所有这一切礼物,都按照蒙古的礼仪规定,以“九九”为数奉献。李睍想以此夺得成吉思汗的好感,从而能赦免他的死罪。可是,尽管献上这么些丰厚的礼物,李睍只被允许在门外行礼,他不得不说道:“我们夏朝多次反叛,实在是罪莫大焉!自今以后,我再也不叛乱了,永远向成吉思汗表示奴隶般的顺从!”
  这时,成吉思汗感到心里一阵阵恶心,对于迷信时代的人来说,这是很不吉利的,加上西夏屡服屡叛,令人不能放心,为了防止西夏再生变故,成吉思汗这才下令将李睍全家杀死,一个不能留下。
  回顾已往,蒙古对西夏出征六次,历时二十三年之久,终于在成吉思汗去世的前夕,将其灭亡了。
  在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成吉思汗一直是稳操胜券,处处主动,说打就打,说停就停。西夏国虽然尽力坚持着,但是终因内政腐败,外交错误,加上蒙古势力的强大,终于导致它的灭亡。
  西夏从九百八十五年李继迁叛宋自立以来,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其文物典章之丰富,杰出人才之涌现,均不亚于中原。
  近来,成吉思汗的身体越加衰弱,成吉思汗心知病情加重,已有寿命将终的预感,对于他来说,眼下是考虑继承自己汗位的问题了。在他的四个嫡子中间,长子术赤已于不久前病死,这件事他每次想起来,心里总有一些负疚的感觉,不过,他已经死了,不得不强迫自己把他忘了。
  在剩下的三个儿子中,察合台当时不在西夏战场,他率领后备军驻守蒙古大营。
  现在,只能让三子窝阔台与幼子拖雷来到自己的身边,当时,将领满帐,成吉思汗命将领们暂避,接着就叮嘱他的这两个儿子说:“我身后留下的孩儿们啊,你们可知道,我的死日已近,快要到地府去了!”
  这位大汗说到这儿,喘了口气,无限温和地看着面前的两个儿子,噙着泪,又说道:“我为你们、我的儿子们,在主的威力和长生天的佑助下,征服和开拓了一个辽阔广大的国家,从这个国家的中央向各方面走去,都需要用一年的时间。现在,我对你们立下如下遗言:你们要想过富足满意的生活,享受掌大权的快乐,必须齐心协力抵御敌人,尊崇朋友,一意为他们增加富贵。”
  说到此,大汗喝了两口马奶,喘息了一会儿,闭了双眼,似乎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在你们之中,需有人保卫国威和帝位,支持这根基坚实的宝座。窝阔台的弟兄们,包括非嫡家兄弟都遵照成吉思汗的圣训,立下了文书,保证遵从新汗。”
  成吉思汗遗命窝阔台继承汗位,后来,他的儿子们和众大臣、将领们也确实执行了这一遗命。但是,正像成吉思汗生前所安排的,窝阔台是继承了汗位,幼子拖雷却继承了实权。
  原来,当时蒙古游牧社会中,还长期存在着“幼子守产”的习惯法。儿子长大成人,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有权带走父母的一部分财产,但最小的儿子则不离开父母,他要继承父母留下来的大部分财产。
  成吉思汗实际上也是按照这种幼子守产的习惯法,在亲族中划分各人的属民和份地的。
  他把他的兄弟们分封在东面:哈撒儿分在蒙古东北部,合赤温的儿子(合赤温已早死)分在蒙古东部,铁木格分在蒙古最东北,别勒古台分在鄂嫩河、克鲁伦河中游一带,这四个弟弟后来称为“东道诸王”。
  成吉思汗有妻妾无数,只有六人具有皇后地位,她们是孛儿帖、也速干、也遂、忽兰、古儿别速(已死)和合答安。
  大皇后孛儿帖生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他们四人的地位最尊贵,被称为“四曲律”。
  除拖雷以外,这几个儿子也有自己的属民和份地,他们被称为“西道诸王”。他们的份地从北向南,依次展开在从额尔齐斯河流域到维吾尔边境的草原地带,其中术赤的封地最远。
  幼子拖雷没有另外的份地,他继承成吉思汗统领的大片地方。成吉思汗去世前夕,蒙古军队共有十二万九千人,其中分给诸子、诸弟二万八千人,剩下的十万零一千人,都属于成吉思汗本人,一旦他死后,这支军队则属于幼子拖雷。
  因此,成吉思汗的最贵重的财物,所统领的各个部落,全国的大部分军队,都留给了拖雷。之所以不把汗位也按幼子守产原则传给拖雷,是因为,成吉思汗并不认为汗位是纯粹属于他私人、因而可以传给幼子的私人财产。大汗是整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财产看管人,他不仅应对属于自己的份地,而且必须对整个大帝国负责。所以汗位继承的资格,应以能力为原则,应以德才双全作为衡量的标准,而不能以幼子守产的传统习俗来确定。
  成吉思汗的病情越来越恶化,当此弥留之际,他仍不忘对金国的战事,因为西夏已经灭亡,但是蒙古世敌金王却一直据守着河南,而河南开封又似乎是不可攻破的坚固堡垒。这样一来,生命垂危的成吉思汗想到了他一生事业尚未完成的这一部分,便向他的儿子们秘授了攻取开封的战略,这便是他的第二份遗嘱:
  金朝的精兵在潼关(潼关是河南陕西一侧的门户),南据险山,北限黄河,难以遽破。从此进兵,势难取胜。应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可由宋道下兵河南南部,由河南南部直取大梁——开封。届时金急,必然征调屯集于潼关之精兵。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为时已晚。即使那些潼关的援兵赶到,必定人马疲惫,而不能战。如此,则破开封,就显得十分容易了。
  这就是成吉思汗弥留之际,在病床上向他的儿子和将领们口授的最后的一份作战计划。
  这一段话,虽然很简短,文字也极通俗,但却包含着对当时蒙、金、宋各方面形势的精辟分析,蕴含着成吉思汗丰富的战略战术经验,体现着高超的统一战线谋略,是中外战争史上著名的成功谋略,是成吉思汗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
  接着,成吉思汗又提出了他的第三条遗嘱:“我不愿死在家里,我要为名声和荣誉走出去。我要……像雄鹰翱翔于天宇!”
  这位顶天立地的草原巨人,临死前还念念不忘克敌制胜,愿意在战场上结束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他又对儿子和将领们说道:“我死后,你们不要为我发丧、举哀,好叫敌人不知我已死去。”
  喘息了一阵之后,又向他的部下重申了他那条禁止杀掠的命令:“我自去冬五星聚会时(丙戌十一月丁丑,五星聚见于东南),已决定禁止杀掠……”
  有人把这看作是成吉思汗晚年的忏悔,也无不可。其实,经过长春真人、耶律楚材的劝导之后,特别是不久前在那场恶梦中的经历,使他终于认识到单靠武力,靠屠杀的政策,是征服不了人心的。
  公元一二二七年八月二十五日(七月己丑),本是一个天气燥热的日子。
  烈日像一团火在空中燃烧,大地上热浪滚滚,一只黑羽金眼的雄鹰在空中飞翔着,它那矫健轻捷的身影,时而穿过云层,如箭一般向天的尽头飞去;时而伫立云层之上,向下俯视着人间万物,想以那硕大无比的羽翼,拥抱整个大地。
  突然之间,一阵热风吹过,本来无云的天空立刻乌云四合,连续炸响了几声闷雷之后,暴雨倾盆而下,干涸的渭河平原上空雨雾迷茫,隆隆的雷声驱散着热浪……
  那雄鹰仍在空中翱翔,它不畏雷电的闪击,不顾暴雨如注,它奋力扑击着双翅,穿过厚实的云层,如流星一样飞越一个地区又一个地区,渐渐隐没在缥缈无际的天穹……
  此时,弥留天际的成吉思汗,慢慢睁开他那双一直是灼灼逼人的闪光的双目,握紧拳头,猛地举起来,在胸前一挥,仿佛他又回到了厮杀的战场,正在挥刀跃马……
  当这位大汗的巨手跌落在胸前时,他那双闪着灼光的眼睛已经瞌上,他的呼吸已经停止。
  这位蒙古族的英雄,一个叱咤风云的帝王——成吉思汗,终于走完了他六十六年的不平凡的岁月,带着征服世界的丰硕成果,永远地离开了他深深爱恋着的蒙古草原。
  成吉思汗病逝之后,根据他“死后不发丧”的遗言,人们把这位大汗的遗体放在一辆车上,准备把他送回蒙古草原。
  灵车开始启动了,全军将士悲痛欲绝,齐声哭泣,声震渭河平原。
  灵车被送到位于克鲁伦河上游的大营时,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才得以公布。
  成吉思汗的遗体被陆续轮流放在各个斡儿朵里,为死者举哀一天。
  当讣告传到远近地区时,诸亲王、公主和将领们立即从这个庞大的帝国之各地前来奔丧,他们连续奔驰多日,从四面八方来到老营哀悼死者,大声啼哭着向遗体告别。
  由于某些部落距离蒙古老营太远,大约在路上走了三个多月以后,他们才陆续赶到。
  根据蒙古幼子守灶的风俗,成吉思汗的结发妻子、大皇后孛儿帖生的幼子拖雷主持了葬礼。这时候,全体蒙古人都来到这里,在这位为他们建立“世界帝国”的人物的灵柩前,排着长队哀悼,他们啼哭的声音如雷声滚滚。
  成吉思汗的棺木,是用两片梡木,把中间凿空,按人身的大小尺度,制成人形。把遗体放进之后,加髹漆毕,再以黄金为圈,连箍三道金圈,算是殡殓了。
  下葬前,还要将最好的马杀死,供给大汗在阴间骑乘。同时为成吉思汗的在天之灵连续准备三天的祭品。又吩咐从那些容色可爱、性格温和、美中带甜、顾盼多姿、举动优美、起坐文雅的月儿般处女中,挑选四十名出身于大汗的亲信和贵族家族的女儿,用珠玉、首饰、美袍打扮,穿上贵重的衣服,与良马一道,被打发去陪伴成吉思汗之灵。
  那时候,蒙古人信奉宗教,他们认为人死后也和在世时一样,死去的大汗也要有大批奴隶,要有丰盛的饮食,要有穿有用,还要有最好的战马供其乘骑,更要有美丽的侍女陪伴他,侍候他,为他消愁解闷。
  葬礼开始以后,由拖雷首先向成吉思汗的遗体敬酒,然后大家随着雄壮的乐曲,高唱《出征歌》和《苏鲁锭歌》。
  歌声逐渐盖过了震天动地的哭泣声,这时候在人们的眼前,涌现出成吉思汗身跨赤兔马、手持黄杆红缨长矛,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威武形象。
  从此,成吉思汗的长矛——苏鲁锭就一直陈列在成吉思汗陵墓的正殿上,被奉为蒙古族战神的象征。
  因为安葬的时间为三月十七日,蒙古人便以这一天为成吉思汗的祭日。每年的这一天所有的蒙古人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奠苏鲁锭的大会,来悼念他们的一代天之骄子——成吉思汗。
  
  【注】
  豆豆网VIP作品,所有作品均已完结。将不定期进行免费连载(部分情节刪除)。
  需完整完结请点这里咨询客服>>>

中国平安股票走势预测和K线图分析
豆豆小说其它网址:www.ddkanshu.com,请大家收藏备用
豆豆书库 - 股票分析 - Stock Analysis
CopyRight © 2024 本作品由豆豆小说阅读网提供,仅供试阅。如果您喜欢,请购买正版。